专家说:未来武汉地铁覆盖率高达66%,地铁房还稀缺吗?

购房推荐 2018-08-10 10:14:4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产业是城市进步不竭的驱动力。从最初的武钢,到光谷建立、神龙汽车投产、东风汽车落户,武汉在产业带动下飞速发展。如今,随着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确立,到2021年GDP目标要达到2万亿元,人口目标1200万(此数据来源于荆楚网)。在此目标指导之下,依靠武汉目前的产业布局及

“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产业是城市进步不竭的驱动力。从最初的武钢,到光谷建立、神龙汽车投产、东风汽车落户,武汉在产业带动下飞速发展。如今,随着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确立,到2021年GDP目标要达到2万亿元,人口目标1200万(此数据来源于荆楚网)。在此目标指导之下,依靠武汉目前的产业布局及人口吸纳能力,自然无法在几年内实现这个目标,所以需要规划产业新城,依靠产城融合快速大量吸纳产业与人口,提升武汉的城镇化速率。

7月30日,长江时代新动能——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高峰论坛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百余位专家、嘉宾齐聚一堂,畅谈长江时代下,产城融合带来的新动能、新价值。在武汉进入长江时代的大背景下,坐拥千亿级航天产业基地的新洲双柳区域潜力无限,到场的专家学者纷纷表达了对该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的期待。

(长江时代新动能——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高峰论坛)

产城融合,城市经济重要增长极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城市、产业、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产城融合是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

(区域性产业新城示意图)

一个成功的产城融合新区能成为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区域带动力上,产城融合区域汇集具有创新能力的主导产业,带动自身以及腹地产业发展,同时能提供居住、商贸、文化以及相关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在吸纳人口的能力上,产城融合区能吸纳大量生产性、收入性人口,成为城市财富的集聚地和购买力的输出地;同时产城融合区域都会与主城和周边城市保持密切的交通、经济联系,起到承上启下、沟通城乡的作用。以此来看,产城融合新区的发展,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地铁常态化,产城新区是购房较佳选择

产城融合的核心在于人口导入。因为城市本质要素是提供职居功能,如今链接武汉三环与四环之间的空间布局便是借助产城融合。它们既不能像青山红钢城以产业为主,也不能像卫星城一样基本只提供城市居住功能,职居平衡是这些产业新城的主要功能。从这个维度上看,产城融合新区未来必将是比地铁房更加具有前景的新区。为什么这么说?

(武汉产城融合区域分布示意图,此图来源于网络)

根据十三五规划,在轨道交通的层面,武汉将建成“覆盖主城、辐射周边”的轨道交通系统,提高中心城区轨道站点覆盖水平,由“地铁骨架时代”全面进入“地铁网络时代”。到2020年,覆盖全市的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将达到400公里,覆盖率达66%。到那个时候,地铁将是常态,而不是某一区域的核心优势。

(武汉地铁线路示意图,此图来源于网络)

相反,产城融合新区能同时提供优质的居住条件和工作机会,弥补了“产”与“城”不均衡发展的状态。具体到我们每个人来说,未来我们上班出行将十分便利,不需要将时间浪费在每天的通勤路上,而是可以空出来去享受生活。

“产业是城市的驱动力,城市是永恒的。航天产业可与城市相融合,让人类在此享受到长久的宜居生活。”新洲区“十三五”房地产规划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房地产经济学会专家委员殷跃建教授表示航天基地,宜居宜业的一生之城

。在长江新时代诞生、产城融合趋势的背景之下,千亿级重点项目——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成为大临港经济的重要一环。未来新港长江大桥等交通体系完善之后,航天基地与国家存储器基地汇融互通,将进一步释放区域产业潜力。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效果图)

同时,航天基地从人性化出发,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的原则进行规划,“产、城、人”融合一体,通过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打造武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区和武汉长江新区核心产业承载区。基地以生态为底板进行开发,引入多元化高端航天产业的同时注重职居的平衡,未来将成为武汉产城融合的优质样本。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效果图)

身处航天基地内,由北辰、孔雀城联袂打造的“北辰孔雀城·航天府”项目,依托区域产城融合的优势,加上北辰、孔雀城多年来作为城市运营商的强大实力,坐拥优质产业、优质配套、优质服务,未来必将是武汉人安居乐业的新兴潜力区域。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