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僵局开创融资新模式 海绵改造排名前列PPP项目花落武钢

购房推荐 2018-11-15 09:41:15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作为武汉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样板项目——武汉市青山示范区海绵城市(南干渠片区)建设PPP项目的顺利验收,表明了武汉打造滨水生态绿城,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跨越式转型的决心。

   南干渠游园俯瞰,水泥森林中的一隅绿洲

  夏日的南干渠荷塘,改造前为硬质驳岸,改造后为生态驳岸,具有调蓄周边雨水的功能

海绵改造后的广场,改造前为泥泞裸土,改造后前来休闲健身的居民日益增多

园林工作人员在烈日下维护游园绿地

  2018年4月29日,南干渠游园分区向市民开放,青山区自此有了全新的“绿色氧吧”

武钢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宝武武钢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绿色市政、园林工程、大气治理、水环境治理、土壤修复、环评与规划咨询、绿色城市工程设计与咨询等业务。近年来,公司抓住国家绿色发展大战略,中央领导视察湖北、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时提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机遇,坚持走差异化、专业化、品牌化绿色发展道路,加快步伐成长为区域先进的绿色产业技术服务商。

今年,武汉海绵城市将迎来国家验收。回顾过去三年,武汉结合民生需求实施的“海绵”工程成果斐然,在全国走在前列。

经过3年的建设,海绵试点项目全部完工。武汉市研究构建了法规、管理、技术、建设、融资五大体系,正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作为武汉海绵城市建设、PPP模式的样板项目——武汉市青山示范区海绵城市(南干渠片区)建设PPP项目的顺利验收,表明了武汉打造滨水生态绿城,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跨越式转型的决心,也彰显了武钢绿色城建公司参与绿色城市建设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2015年,武汉获批国家首批海绵城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武汉将生态文明和长江大保护上升到战略高度落实,创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在住建部指导下,武汉形成了由点到面,新旧城并举的综合治理思路,打造了青山和汉阳四新两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

在经历了艰难的起步之后,融资难成为摆在海绵建设工作之前的较大“拦路虎”——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不仅需要理念的更新,还需资金的配套以及投融资方式的转变。

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武汉积极研究构建法规、管理、技术、建设、融资五大体系。其中,为解决融资难,武汉探索多源头来筹集资金,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大力推广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武汉首 个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武汉市青山示范区海绵城市(南干渠片区)建设PPP项目,西起工业路,东至滨港路,南起友谊大道,北至和平大道,总面积约3.84平方公里,涉及市政道路13项、小区公建59项、公园绿地2个、城市管渠3项、城市水系1项,惠及周边近10万居民。

规模之大、子项之多、影响人群之广少有。为了“拔得头筹”,武钢集团高度重视,将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纳入了转型发展重点方向。其间,武钢绿色城建公司组建专班与武汉市政府各部门对接,学习研究并掌握PPP模式的流程、海绵城市建设的工艺工法,精心做好市场跟踪和投标策划。

从立项、项目建议书获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再到PPP项目实施机构甄选、实施方案获批、招标,海绵城市建设首 个PPP项目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在2016年底花落武钢。

青山区南干渠片区海绵改造任务重、时间紧,涉及学校、社区、道路等公共活动场所较多,改造项目不仅要以小区渍水、雨污混错接等问题为主要导向,同时还结合居民诉求新增便民设施,以此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

为了保障居民的出行,海绵参战指挥人员、一线施工管理人员全力以赴保障质量、抢抓工期。武钢集团亦抽调大批市政、建筑、园林、机电等专业骨干,拜访专家,参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组织专业知识学习,消化吸收施工技术,进行实地考察和专题研究,并在资金、人力、设备、技术和后期施工协调方面做足准备。

截至验收,项目共为青山民众新增活动场所12000平方米,新增生态停车位1500余个,改造疏通7000余雨污水井,新增便民石桌椅600余个,识别各区雨污混错接、完成雨污分流258处,解决9条市政道路问题,公建小区雨污分流改造100%。

目前,青山、汉阳四新示范区海绵化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从零起步因地制宜 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百姓身边问题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青山区南干渠片区海绵改造,从零起步。

“改造没经验,哪些该破,哪些该立,全无模式照搬。”海绵项目公司技术工程部部长曹利勇总结,武钢绿色城建公司进行海绵改造的首要原则就是——因地制宜。

青山碧苑花园是一个建成有17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前,曾对居民做过民意调查。曹利勇说,改造过程离不开居民的支持和配合,民意调查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可调查的结果显示,小区绿地和停车位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

伴随私家车主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停车位侵占绿地。老年人们不乐意,称花花草草不见了,养眼的绿色也消失了,强烈要求恢复绿地。对此,私家车主们也挺无奈,小区早前并没有规划太多停车位,不停在绿地上,就只能停在马路中间,影响居民出行不说还有安全隐患。

经过实地走访,曹利勇联合设计人员对小区的海绵改造进行了方案优化,决定建立生态停车位。

“生态停车位是指在露天停车场应用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铺设地面,并间隔栽植一定量的乔木等绿化植物,形成绿荫覆盖,将停车空间与园林绿化空间有机结合。”曹利勇称,生态停车位既能满足私家车主停车需要,又保留下绿色,不仅吸尘减噪,提升景观品质,更重要的是还方便雨水渗入,达到海绵改造的目的。

如今,行至小区内部,长满青草的生态停车位随处可见,私家车按位停放,整洁有序。

碧苑花园的改变是武汉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结果,得益于武钢集团走新城市新工业服务道路,加快武钢绿色城建公司转型发展所释放出的倍增效应,也得益于武钢绿色城建海绵项目公司党支部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拓思路强动力、调产业促发展、树形象聚民心的不懈努力。

用时半年,从人才短缺到自主培育、打破瓶颈,支部开办的“3小时课堂”功不可没。

捧起书本,啃规范、学案例,会议室在下班后17:30准时架起投影仪。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管理团队反复研究国内外的经典案例、国家编制发布的海绵城市技术指南和相关规范。

树典型、立表率。项目建设过程中,海绵“技术专家”曹利勇和PPP管理业务专家费金凡冲锋在前。

曹利勇带领部门骨干总结了系列新工艺新工法,形成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性规范;集成研发了雨水收集、雨污分离、透水装置等关键工艺和设备,形成了10 项工艺工法、6项技术专利和32项可推广的经验成果。其中“新型截污篮”获117届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铜奖。

费金凡汇集PPP法规分析合同问题,提出了提前运维的新设想,积极组织专家论证,通过与政府不断地沟通,终于和政府各方达成一致,签订项目分批次、分段运维的协议。今年5月,71个子项目通过验收,提前180天进入运营期,仅此一项则节约800万元建设成品保护费,提前回购降低财务费用550万元。

共建“红色阵地”倾听民意 海绵改造成效显著获百姓点赞

小区环境变好了,居住舒适度提升了,还不需要居民掏出一分钱,这样的好事理应是受到居民赞成和欢迎的,但事实上,海绵化改造并非一帆风顺。

在施工队进场前,不少小区的居民提出反对意见,有的电话投诉。

曹利勇详细记录了这些改造前的“心路历程”:有人反对小区进行雨污分流,因为道路要开膛破肚;有人不同意建停车场,因为想要更多的绿色……

如何打动居民、让居民支持海绵改造,是项目公司不得不积极面对的一道难题。

为了攻坚克难,武钢绿色城建海绵项目公司党支部升华“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积极与社区开展“红色阵地”共建,进现场、进社区、进居民家庭,宣传海绵知识,听取周边居民意见。

伴随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海绵改造项目顺利推进。截至验收,已收获来自社区和居民的各类锦旗18面。

“从反对到支持,这是对我们工作较大的肯定。”武钢绿色城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真正打动居民的就是小区改造后给老百姓带来的幸福感。

今年雨季,钢城十小的全体师生见证了海绵改造后的成效:雨水落地,很快渗入透水砖的孔隙内消退。地面没有明显的积水或水洼。而地面下,这些雨水正通过自然下渗,部分汇入下沉式绿地,超过下渗量的雨水则通过预埋的渗管导入市政管涵。

“哪怕是雨天,校内也是干干净净,师生们再也不用担心雨天一脚泥一身水了。”校方代表评价,海绵因子的注入,让校园变得更加美丽。

海绵改造给居民带来的福利,远不止解决城市内涝。在部分小区,项目部根据居民的活动需求,适当增设了长椅,传统金属质地的健身器材,也考虑到安全的因素,更换成塑胶质地。还有部分小区内,开辟了晒场和活动区域。

碧苑花园鸿宇物业负责人表示,小区改造之前,居民们并不看好,称“不消搞得”,可改造完后,小区不再明显渍水,大伙儿都挺开心环境变漂亮。住在这里的刘阿姨说,海绵改造给小区里的道路进行了提升,破损的地方修复平整,新增了生态停车位,新建了雨水花园,实现了雨污分流,景观效果也呈现出来,环境颜值“噌噌”提升。海绵城市建设不是高大上的形象工程,而是一项惠及你我的生态惠民工程。

“海绵改造带动小区品质的提升,今年小区又要进行智能化改造,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与日俱增。”物业负责人说,去年,碧苑小区在中国特色海绵样板评选中获“小区样板”荣誉称号。

“海绵化改造就是在不断回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以百姓获得感为最终诉求。”武钢绿色城建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先行先试、理论引导、科研实践、摸索总结,武钢绿色城建公司最终为武汉海绵城市建设从“试点”走向“示范”提供了一整套专业技术和科学理论支撑。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公司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平台,不断拓展绿色市政、园林工程、大气治理、水环境治理等绿色产业,努力打造成为绿色产业技术服务商。

转自:长江日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