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楼市,凝望香港,道一声珍重,再见

搜狐焦点武汉站 2019-08-19 11:25:5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站在武汉楼市,凝望香港。这个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老师傅抽身离去,无奈也好,不服也罢,历史的进程轰轰烈烈,曾为谁停留。但他像镜子,照出房地产最坏的结局。

香港啊香港

应了那句老话——看人的品性,要看他走下坡路时的性情

哥越来越坚信,信仰“勤劳致富”的我们,太特么另类

烂泥扶不上墙,才是世界人民常态

坚持按闹分配,就是普世价值

但香港跟我们同宗同祖感情终究更复杂

尤其房地产在武汉楼市市场化的20年历史中

港资开发商,特别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从相亲相爱,居高临下到越来越力不从心,相爱相怼

港资开发商在武汉就是一部时代变幻的缩影

我们跟着香港学过很多套路

现在,凝望这个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老师傅恐怕也只能道一声

珍重,再见

01

武汉不少40岁左右的开发商高管,都跟香港很有渊源。要么服务过港资开发商,要么服务过港资代理,要么做代理服务过港企,进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至于那种出身广东房企的,一整套打法更是原味照搬香港。公摊,70年产权,卖楼花(认筹),饥饿营销(便秘式开盘),以及杀手锏,囤地。

整套房地产操作,基本都照搬香港模式,然后青出于蓝。

某TOP30房企华中区副总A,职业排名前列站,就是帮港企卖楼。时至今日,依然对那段经历充满感激。在大陆同行不知所谓,野蛮生长的年代,他有幸接受最专业训练。

起码10年前,甚至5年以前,服务港企,还是处于房地产从业鄙视链的上游。

收入没有全面拉开,但对比土鳖开发商996,白+黑,5+2已家常便饭,港资的规矩,让员工更有优越感。即便现在,那些武汉港资开发商员工,依然被公司强制休高温假,内地房企规范了几十年,这依然是必须仰望的高度。

同理,那时候港资开发商招人的门槛,对本土房企也像天方夜谭。一家港企武汉公司的品牌岗,都是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退役……然鹅,很多服务过港资开发商的朋友,都跟哥吐槽过一件事。

同工,不同酬。同样一个职位,香港员工收入,是大陆员工的2~3倍。

这种明显的薪酬歧视,现在终于有所变化。但不是大陆员工涨薪,而是香港员工,越来越少,武汉公司全面“本地化”。

第二大吐槽点——香港人和内地人思维方式不一样,沟通成本极高

一位武汉营销总拿备案价,向上级香港运营中心汇报。对方表示,你这个过不了。香港人无法理解,我自己买的地,自己盖的房子,为啥要让别人开价格?营销总各种沟通协调,香港总部终于松口。好吧,我理解你处境,这样,你找主管部门要一份备案价的文件,或者让主管领导给出一份书面情况说明——为什么只能这个价格卖?我们就让你过。我......

在一个野蛮生长市场,过于规避风险,全公司一致的价值观就是“甩锅”,对过程规范的追求超过结果的本末倒置……估计每个港资开发商员工,都深有体会。

但不管怎么说,港资,为武汉房地产,输送一批人才。

02

更重要的是,港资开发商对武汉这城市做出的贡献。虽然不是出于人道主义,虽然人家主要为挣钱,虽然不是每个项目都有正效应。哥最早接触过的一家港资开发商,主业卖大米。大家不要奇怪,上古时代的外资开发商,就是这样。他房地产开发实体,在武汉注册的时间是1991年。

这算港资开发商入汉排名前列阶段,90年代初。

那时候武汉,没什么存在感。在全国招商引资的大潮之下,也希望分羹。特别有名的港企,大富豪,就不敢找,只能找哪种?要么原籍湖北,要么在武汉上过学的港商,外办侨办满世界寻亲。这类开发的项目不多,大概长这样。

( 金源世界中心)在汉口一元路到利济北路,有很多这种建筑。看起来房龄有30+,裙楼商业,楼上办公居住混杂。非常典型香港房地产理念——工业大厦。到2000年前后,香港“正牌”开发商开始进军武汉,逐渐形成一股势力。趁着内地波澜壮阔的房产私有化启动,新世界,和黄,瑞安,都来了。

标志性项目,常青花园。

那时候武汉真穷,香港开发商真有钱。不止修房子,顺便还能给你修条高速路,给你重组燃气公司。瑞安2005年在武汉拿下的全国总价地王,总价高达30亿。这是啥概念?那时候万科好像还不到100亿,人家30亿拿一宗地,大概相当于现在恒大花2000亿,在武汉买块地的震撼吧……

2000~2010年,香港开发商,对于内地同行,尤其是武汉同行,拥有碾压性优势。事办了,也很漂亮,对城市也有交待。港资开发商确实生猛,尤其在内地弱鸡同行映衬之下。

03

但哥认为,2010~2014年,才是港资开发商真正在武汉触摸到先进。

这个阶段,香港开发商频繁强势出手——九龙仓勇夺武汉单价地王;恒隆贴身PK国广;诸多地王级、标杆级地块背后,都有港资蠢蠢欲动的身影。比如精武路地块,青岛路地块,以及汉正街银丰地块。南华、九龙仓、新鸿基,瑞安……虽然最后打了酱油,但看起来,是要重仓的节奏。这里面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香港人差点在武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哪个项目有这儿大能量?汉正街整体改造。

注意,是整体,不是切成小块小打闹。

一家香港龙头,但实际上从未正式进入武汉的开发商,正儿八经测算过汉正街整体拆迁成本。500亿。

注意,这是2012年前后的500亿。结果怎么团账,都团不圆。于是龙头要求武汉,无偿把南岸嘴给他开发做财务平衡。

记得当时武汉本地媒体,非常突然就讨论——如何唤醒沉睡的南岸嘴?然后各种征集方案。什么舟船文化中心,“江河之魂”雕塑。说实话,一个比一个俗。行政长官最后只有一句话,留给子孙后代吧,他们更聪明。无声打脸。

04

估计大家也发现了,在港资出手最猛的那几年,并没有天随人愿,反而越来越酱油化。原以为板上钉钉的地块,应该勾地,却被拿出来公开竞价,就很意味深长;几块地王虽然都有参与,一看内资那举牌的劲头,一声叹息,惹不起惹不起;好不容易拿到一块地王,一入汉阳深似海,把钱还我,我想回家;如今,那几年真正的增量投资,有记忆点的,只有周大福中心、恒隆广场。

经过20年洗礼,港企的模式,ZF不care了。

所谓成熟的开发理念,老牌资本主义企业,从最初的仰望,到20多年不断落地武汉的希望与失望,ZF也算看够了——不管你是香港还是哪里,招商引资依然是“刮彩票”。这些年,港资开发商在武汉做过经典项目,但闹的眼子也不少。那个号称要重现百年循礼门火车站的产物,现在的循礼门地铁站,怎么看都像一个低劣赝品。

既然都是“刮彩票”,不一定能中奖,我干嘛不挑个刮彩票快的?慢慢壮大也很有实力的内地大房企,也学会港资套路——先ZF之忧而忧。品牌号召力,带动土地价值的能力,都不比你有特别劣势。那么港资的慢,就是很大的BUG。

一块地从90年代囤10年后再开工,属于常规操作;把地价2000多的地卖到4万+,又怎么不合理?至于那个奢侈品购物中心,哥印象中光搞各种开工仪式,都持续1年多。当然,慢的理由,一般都很高大上。慢工出细活,但慢的超出人家任期,就是你不对。 

哥也承认,内地的急功近利,并不是好事。但反过来,所有港资开发商的慢,都是慢工出细活?

房地产的本质是金融。香港大财团有资金、有团队、有资源,也有成熟的开发销售运营模式。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加上成熟的金融体系,天时人和的人脉资源,香港开发商得以在内地低价拿地,常常是“空手套白狼”,享受着时代的红利。港资开发商无论哪种套路做开发,瑞安更有情怀更有理想,把产品做得更像作品,但本质上仍然是在中心地段,以时间换空间,静待土地升值的路径。

所以直接囤地也好,慢工出细活也好,港企的基因,永远无法摆脱“吃土地红利”嫌疑。

05

2015年,港资开发商从武汉等内地市场全面撤退。很多分析说,因为人家有严格的负债上限,对利润的胃口很大,所以拼不过100%+负债率,高周转算大帐的内地开发商。这是本末倒置。

真正的因,是港资开发商的灵魂,就是吃土地红利。

内地房地产模式,基本全套照抄香港。为什么,香港师傅教成“地产霸权”?可以躺吃红利?为什么,内地徒弟却学成“夜壶”?只能赚辛苦费?这同途殊归的本质,是内地开发商现在完全认同——开发商没资格拿土地红利。

房子为啥升值?因为通了地铁,有了学校医院公园……这哪一条是开发商组织完成的?你不过组织盖一栋房子,赚10%辛苦费,完全合理。搬一次砖只赚一毛钱,搬10次就一块,大家都去拼劳动时间,所谓“高周转”就是拼劳动时间的产物,根本不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因。香港房价全球恨不得夺冠,成千上万富豪,把香港房产当成储蓄池。富人信任香港,因为法制环境,特别尊重私人财产。法制,清廉……这哪里是香港开发商的功劳?凭啥他能吃城市/法制红利?哥也很纳闷。

两种模式的差异简直惊为天人。

哥专门查了下——2018年内地排名前列房企营业额7286亿元,利润485亿元,利润率6.7%。而香港排名前列房企同年营业额856亿,利润510亿!利润率近60%!你正常拿块地,正常速度开发,怎么可能弄出来60%利润?《窃听风云3》告诉你答案——如何合理合法把囤地变成一种发展模式。香港新盘供应比较集中在新界。那里原住民有所谓丁权。为避免原住民抬价,开发商找一大堆白手套,蚂蚁搬家收购丁权+农地,而且根本不用披露信息。

一旦港府决定开发,开发商集合所有白手套,低价关联交易,申请“农转非”。像新鸿基,长江实业都有这种项目。港府刚启动开发,发现开发商早就完成收购易主,潜伏超过20年。一朝被政府翻牌,吃够土地性质转变的红利。

所以很可惜啊,内地开发商一直在学香港师傅。但人家赚钱的真本事,没学到,也不允许你模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06

对我们来说,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其实对我们普通人,耗尽半辈子积蓄买套房,也跟香港纠缠不清。只要你买了房,总有一个来自香港的魔咒困扰你——香港楼市崩盘。

权威媒体,每隔几年,就会用一种“你还是太年轻”的语气,把你狠狠教育一番。崩盘,香港的,见过吗?

同款崩盘,永远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

哥曾经对此也深信不疑。同根同宗的市场已经经历过,暴涨,一定意味着暴跌。我们恐怕无法逃过宿命。这几年,每年都有机会去香港。跟当地一手盘经理交流,跟二手房经纪交流,也请教过香港老建筑活化专家。哥终于怀疑自己的认知。

香港崩盘,真的意味着无差别房价暴跌?

亲自去梳理更多细节,你才能跳脱出人云亦云的模糊印象。——即便如香港那样的崩盘,只要你选对筹码(坚决不碰炒作氛围浓厚的板块),扛过最艰难的踩踏期(2年左右,开发商/房东争相降价),其实都有生还机会……

这个结论,彻底完成哥继续从业的心理建设。楼市踩踏不可怕,真正令人玩味的,反而是暴跌后,香港有产者的态度。当他们的声音大过一切,整个舆论的政治正确,变成“可怜房东”,以及随之而来并持续至今的救市,最终导致全面畸形。我们未来可能没啥机会在武汉买到香港出品的房子,但香港楼市,依然像一面镜子,时刻启发我们,不要跟着掉进沟里。房价高,你反对;填海造房,你也反对;保障房计划,你还是反对。

逢房地产就反,最终把自己反成食利者的冤魂。

07

有一个先进豪宅设计师说,他的作品,只配城市化率80%以上市场。已经100%的深圳,落地最多。因为城市化率越高,越摆脱对房地产作为进城落脚点的低级需求,更追求空间个性化的高级情趣。结果哥一句话哽住他。

香港呢?一个城市化率接近100%的城市,没给居住革命,带来任何有价值的启发,永远停留在有套房的低级需求。15平方米一套房,美其名曰“龙床户型”,说皇帝卧室也不过10个平方,BUG产品卖出天价……各种极端,畸形成为较大IP。 

武汉呢?一年20多万套新房卖出去,底色都是刚需。房价从6000多涨到小2万,始终无法摆脱“进城落脚点”的粗放定位。有套房就好了,总之“有楼万事足”。

没有香港的命,得了香港的病,武汉你这是要干啥?

站在武汉楼市,凝望香港。这个越来越力不从心的老师傅抽身离去,无奈也好,不服也罢,历史的进程轰轰烈烈,曾为谁停留。

但他像镜子,照出房地产最坏的结局。

文章来源:武汉买房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