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LPR出炉!听说武汉有5.88%的存量房降利率成功了?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这个月在等新LPR的人应该很多吧?前段时间又是降10基点又是刺激消费的,关于存量房降利率的消息也是满天飞。
央妈今天刚出了7月新一轮LPR报价,但和6月相比,并没有再降: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
LPR是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在7月17日MLF利率按兵不动的背景下,市场对本月LPR保持不变已有预期。
虽然本月LPR没有发生变化,但当前的利率水平确为历史低位!2023年上半年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为4.18%,比去年同期低107个基点。
今年买房的伙伴们,也算是省了一大笔钱。
1、利率还会继续下降吗?
当然有可能,只是6月才降了10基点,想短期内连续、大幅下降,可能性不大(别太贪心)。
武汉自6月下调10个基点后,武汉首套房商贷利率随之降为3.8%(LPR-40bp) ,二套房商贷利率为4.8%(LPR+60bp)。
但目前,武汉首套房6-30年的公积金贷款年利率最低为3.1%。商业房贷利率只能无限接近公积金贷款利率,但不会比公积金贷款利率还低!
现在利率堪称史低,对于刚需或者有需求的购房人群来说,都是购房的好时机。而那些2019-2021年买房的朋友们,5.3%-6.3%的房贷利率,妥妥的高位站岗“大冤种”。
2、存量房贷真的降了?
《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对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应有信心》。权威官媒再次下场喊话,呼吁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我们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言下之意,希望银行能降一降存量房贷。
7月18日社科院的专家,也跟着喊话: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恰逢其时。
今年因为多地频繁下调首套房贷利率,提前“还贷潮”的爆发,官方已经不止一次喊话要降存量房利率了。
那么目前存量房贷降了么?有消息说,武汉的银行出手了!
不过拼拼姐从多方探听,目前各大银行动态不一,吃闭门羹的居多:
比如交通银行,据网友爆料,目前该银行暂未接到通知,所以现阶段交通银行存量房贷无法调整;
工行方面,不同城市可能有差异。有网友通过APP渠道咨询存量房利率问题,客服回复的是尚未接到相关通知。并表示“我行将积极与监管部门做好沟通对接,如有正式要求或方案,我行将第一时间跟进并做好贯彻落实,您可以关注我行官方网站、公众号等,或定期咨询您的客户经理和贷款经办行获取最新信息。”
但另一个截图上,河北网友却说,他已经电话跟工行确认,此前5.635的利率可以调整至4.0,对此山东网友表示复议。
那么目前看来,工行的不同分行出现了差异化表现,想必后续全国工行网点都将全面覆盖。
此外,上图中还提到,建行暂时也不能调整。
总体而言,目前市面上普遍的说法,就是还没收到通知!至于银行为什么如此“磨叽”,其实也挺能理解。
毕竟住房贷款是银行的重要优质资产,现阶段降存量房贷,就是在大幅要银行的利润空间,所以对银行而言,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于从银行的口袋里往外“掏钱”,搁谁不心痛啊?
当然对于央妈喊话,不是所有人都会买账,也有网友持不同的意见。这部分网友认为所谓喊话只具有象征意义,其目的是为了稳住提前还贷的群体,维持银行报表该有的体面。
毕竟目前市场上确实出现了提前还贷排长队的现象,甚至有些线上还贷渠道关闭了窗口。不过这显然不是银行所愿。
其实,以上观点我们似乎也可以从某些专家的观点中得到旁证。据第一财经,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分析说,此次鼓励银行开展存量房贷置换业务,引入市场化机制,将有助于大幅减缓居民部门主动去杠杆的问题,当购房人不着急提前还贷时,可以更从容地进行消费支出,也有助于消费企稳,助力经济更快地复苏向好。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综合来看,(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调)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短期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就像咱们社群里讨论的,从银行口中抢肉吃,难!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首先,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商业银行和个人之间的贷款受《合同法》的保护,法律对贷款的利率和贷款期限有明确规定的。其次,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甚至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房贷属于优质资产,如果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会冲击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同时,目前对大型国有银行的考核中,对利润和资产收益率都是强化的。
因此,综合来看,银行下调存量贷款利率的动力并不充足。不过不排除部分银行,尤其是存量房贷规模较大的国有银行,会以社会责任为导向,为了提振消费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实际上今年大家都不好过,经济差、就业难,很多人都消费降级了。要想扩大消费,降低负债尤其是房贷负债,刻不容缓!
一起期待救市大招吧!一定要大啊。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