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装修新规来了!武汉与精装房的多年纠葛能否破除?

武汉楼市深度报道 2021-08-20 19:09:3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今年8月12日,武汉市住房管理局和武汉市城市建设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全装修商品住宅建设和销售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主要从明确全装修住宅范围、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全装修住宅预售及公示、完善联合监管机制、加强项目立项管理等六个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 其中有几点需要大家

今年8月12日,武汉市住房管理局和武汉市城市建设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全装修商品住宅建设和销售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主要从明确全装修住宅范围、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全装修住宅预售及公示、完善联合监管机制、加强项目立项管理等六个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

其中有几点需要大家划重点!

样板房公示的材料、品牌,交付时需要一致;

严禁“毛坯改精装修”、“精装修改毛坯”行为;

验收过程更加细节化,形成“一户一表”验收,鼓励第三方机构参与验收;

楼盘开发商信用和购房者合理维权挂钩。

01

新政迭出

决心可见一斑

8月19日武汉市住房保障房管局、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修订《武汉市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本有关通知。该通知对新装修住房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其修订内容注意:

商品房为住宅的,出卖人需提供《住宅质量合格证》《住宅使用说明书》《住宅质量保证书》。

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市民的住房质量上了一道保险,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新规从购房合同到装修验收都做了事无巨细的明确,这无疑是政策的一大进步,对于老百姓权益的保护更上一层楼。国家对于整治精装房乱象的决心可见一斑。

02

漫漫监管之路

精装纠纷何时破?

然而武汉市政府对于精装房的监管却不止于此。

早在2016年,武汉市房价一路上涨。为此房管局发布了价格监管和一房一价的调控政策。

部分开发商见情形开始动起了脑筋,精装房由此步入市场。一开始精装房凭借着省时省力省心的优势一度赢得大众追捧,但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自2017年以来精装房秒变“惊装房”的案例是层出不穷,纵观武汉留言板,有关精装修住房的投诉记录就多达10323条!

大众吐槽装修市场乱象多多,像利用精装变相涨价、精装房装修质量不合格、材料货不对板、以次充好、工程质量粗制滥造等已成为开发商的惯用伎俩。更令人绝望的是由于装修过程中计量复杂,水深套路多,导致购房者陷入合同陷阱,难以维权。

另外装修行业标准的缺失、装修公司的资质不明也是装修业内普遍存在的隐患。装修住房问题已逐步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话题,如何规范和完善全装修住房的设计施工、质量监管和销售管理等相关工作,提升整体住房水平,保障购房者的权益,成了一条漫长的长征之路。

2017年,为遏制开放商捆绑式变相涨价,武汉率先推出装修房指导价。较高装修标准不超过每平方5000元,对于不接受指导价的项目暂缓发放预售证。

但这一政策虽然暂时缓解了变相涨价的乱象,但终究治标不治本,精装房纠纷问题依然存在。更有甚者在价格上打擦边球,材料上直接偷工减料。

2019年,武汉下发通知,对明显不合理的精装修房,支持购房者解约,涉及79个楼盘项目,从此退房成为可能。

武汉政府其实也很清楚,这样搞一刀切,虽然一定程度遏制了乱象,保护了供需的平衡。但实质上对于房企而言却是大大受损。房产商被群起而攻,利润大大缩减。

当年南京法院为维护购房者利益,曾要求富力地产退还每户购房者20万左右的装修价差。

而后便陆续催生“闹房团队”。可见,政策上的“一刀切”并无法很好的保护双方权益,只能使得供求两端不平衡,矛盾反而越演越烈。

03

治标先治本

三方平衡是良方

我们需要真正探讨的是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实质上我们会发现对购房者而言,影响较大的是房价。

当一个片区的房价能够持续上涨,精装房装修的质量问题就成了无关痛痒的事情。即使精装房交房时确实出现问题,业主们也很少会接受“退房”,而是去选择漫长的维权之路。

从这个角度来讲,维护购房者的权益更多的是要从精装房本身的问题出发,而政府显然意识到这一点。此次8月新政的出台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更多注重去考量细节。它从供需双方着手,一来通过规范全装修商品住宅审核和设计施工、质量监督和销售管理工作,对开放商进行有力监管,二来通过加强销售公示、交付样板间展示、合同装修条款、开展“工地开放日”活动、购房人代表分户验收监督等措施,来进一步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

细心的小伙伴们会发现,今年武汉的精装新房户型可谓是遍地开花,占比远超其他城市。精装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端楼盘的名片,因此对于精装房的规范管理也恰恰成为了必要之举。

那么此次新政是否能够真正遏制住精装房“交房即维权”的乱象,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市场的平衡无疑是利益博弈的平衡:

对房企而言,要想在房产市场站稳脚跟,需扎扎实实做好产品。

对购房者而言,高性价比与安全舒适同等重要,看房时也需要加强自身的辨别能力。

对政府而言,从根源出来治顽疾消弊病,以此平衡好市民权益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关系,让楼市能够稳步前行。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