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汉阳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来了

搜狐焦点武汉站 2021-12-23 14:38:5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12月23日消息,搜狐焦点据汉阳区人民政府了解,汉阳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该份《报告》对本届政府工作进行了回顾,同时公布了今后汉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以及2022年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报告》对汉阳区政府工作进行了回顾: 2018年,汉阳成为全市第四个地区生产总值破千亿的中心城区,

12月23日消息,搜狐焦点据汉阳区人民政府了解,汉阳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该份《报告》对本届政府工作进行了回顾,同时公布了今后汉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以及2022年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报告》对汉阳区政府工作进行了回顾:

2018年,汉阳成为全市第四个地区生产总值破千亿的中心城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历史性突破百亿元。

数字经济破题开篇,云天励飞、泽塔云等“准独角兽”企业落户发展,华中排名前列“星火·链网”骨干节点启动建设,省级卫星中心社会化应用开发节点、广州超算中心长江分中心花落汉阳。

与国企、高校合作打造“两院四中心”,推动成立武汉工业遗址研究院,大力实施技改提能工程,百威啤酒未来工厂、味好美二期等41个技改项目建成投产,黄鹤楼酒厂等企业智能化改造成为全市示范,中铁大桥局摘得全省排名前列中国质量奖。

抢抓大健康产业风口,深度打造“龙阳湖健康谷”;引进太保养老等产业项目近20个,大健康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元、跻身全市重要一极。

中南设计科研中心、中铁十一局等项目相继落户,省交投集团等一批新总部正式启用,引领80余家工程设计建造企业集聚发展,武汉设计双年展永久会址落户汉阳。

千亿规模省铁路发展基金成功落户,人保武汉金融中心、太保金科武汉研发中心、浦发银行等一批金融业机构落户汉阳。

江腾广场、四新万达、万科未来中心等综合体建成,王家湾商圈跨入百亿行列。

国展中心、华发未来荟等建成投用,金茂方岛、远洋东方境世界观、中海滨江商务区等加快建设。

《报告》中还指明,2022年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产业支撑,坚定不移提高发展质量

(二)加快动能转换,锲而不舍激活发展潜力

(三)推进城区建管,精益求精厚植城区魅力

(四)增进民生福祉,全力以赴提升幸福质感

(五)提高政府效能,驰而不息加强自身建设

原文如下: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汉阳发展极不平凡、极为难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统筹发展与安全,稳中求进、克难奋进,交出了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这五年,我们维护核心、对党忠诚,在大战大考中彰显使命担当

高举伟大旗帜,政治建设坚强有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局,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政府工作根本原则,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聚焦“建设宜居宜业新汉阳”奋斗目标,以钉钉子精神全力抓好落实,奋力开创汉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共襄军运盛会,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坚持“办赛事”与“建城市”相结合,高标准推进环境整治、高品质完善配套建设、高质量做好服务保障,全力践行“一流环境、一流场馆、一流组织、一流服务”承诺,精心建设汉阳沙排中心,尽心服务女子沙排赛事,为中国队首夺军运沙排项目金牌作出了贡献,汉阳赛区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年度特殊贡献奖”,汉阳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携手共克时艰,疫情防线全面筑牢。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区干部群众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全力以赴打好生命救治战;强化联防联控、尽锐出战,在全省率先征用高校宿舍作为隔离点,以最严举措、较快速度实现小区全覆盖硬质隔离,全力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始终用情用力、贴心服务,全力做好物资保供、民生保障,为取得武汉保卫战决定性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场场艰苦顽强的鏖战,一个个逆行出征的背影,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谱写了汉阳历史上气吞山河的壮阔诗篇,成为了汉阳人民心中永不褪色的难忘记忆。

——这五年,我们勠力同心、奋力前行,经济发展势能日益强劲

综合实力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增强。2018年,汉阳成为全市第四个地区生产总值破千亿的中心城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历史性突破百亿元。尽管武烟搬迁、“两车”划转、统计口径变化导致经济总量下滑,区委团结带领全区上下同心协力、砥砺实干,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地区生产总值五年复合增长率8.75%,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16亿元、较2016年增加1.3倍,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000余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3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0余亿元、总量稳居中心城区排名前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重破百亿,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科技创新在锐意进取中再添新彩。数字经济破题开篇,云天励飞、泽塔云等“准独角兽”企业落户发展,华中排名前列“星火·链网”骨干节点启动建设,省级卫星中心社会化应用开发节点、广州超算中心长江分中心花落汉阳,5G基站达1094个、基本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与国企、高校合作打造“两院四中心”,推动成立武汉工业遗址研究院,大力实施技改提能工程,百威啤酒未来工厂、味好美二期等41个技改项目建成投产,黄鹤楼酒厂等企业智能化改造成为全市示范,中铁大桥局摘得全省排名前列中国质量奖。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0余家、五年增长近5倍,市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31家,专利申请总量8000余件,科技创新集聚效应不断凸显。

产业能级在优化调整中不断提升。抢抓大健康产业风口,深度打造“龙阳湖健康谷”;引进太保养老等产业项目近20个,大健康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元、跻身全市重要一极。持续放大工程设计建造产业集聚效应,中南设计科研中心、中铁十一局等项目相继落户,省交投集团等一批新总部正式启用,引领80余家工程设计建造企业集聚发展,武汉设计双年展永久会址落户汉阳。金融业发展赛道持续拓宽,在全市率先打造武汉基金产业基地,设立15亿元政府引导母基金,新引进基金30余支,千亿规模省铁路发展基金成功落户,人保武汉金融中心、太保金科武汉研发中心、浦发银行等一批金融业机构落户汉阳。强化造节造势促消费,策划“三全”活动品牌,推出“一山二园三湖四馆五节”网红旅游线路、节庆活动,鹦鹉巷子等一批新商业地标开业,江腾广场、四新万达、万科未来中心等综合体建成,王家湾商圈跨入百亿行列,消费热潮持续引爆。工业“六朵金花”引领“汉阳造”迭代升级,中交交通等获评高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会展经济书写十年精彩,累计承办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大型展会800余场。成立全市排名前列楼宇经济发展联盟,推进“楼长制”引导“一楼一产业”发展,工程设计、金融商贸等一批特色楼宇加快形成。

项目招引在拼搏赶超中成果丰硕。纵深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成立汉阳投资发展集团,实施“链长制”招商,推行“三个圈层”全员招商,做强“一局两中心一集团”核心圈层,建立全球招商招才联络处17个,成功引进中海滨江商务区等国内外500强投资项目25个。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400余名,组建全市排名前列区级人才集团、挂牌武汉人力资源产业园(汉阳集聚区),华中人才、北京外企等一批人力资源领军企业强势入驻。全面提速项目建设,国展中心、华发未来荟等建成投用,金茂方岛、远洋东方境世界观、中海滨江商务区等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压舱石”不断夯实。

——这五年,我们笃志匠心、精雕细琢,城区功能品质提档升级

以工匠精神建设品质城区。市区城建投资累计超过633亿元,汉阳古城、知音大道等重大项目启动建设,鹦鹉大道等27条道路改造提升,拦江路等45条微循环路全部完工,二环线延长线、仙女山路打通了向西发展大通道,累计新增道路里程242公里,“七横七纵”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城市环线贯通全境、四通八达,城市发展核心区不断拓展;地铁12号线汉阳段启动建设,杨泗港长江大桥、汉江湾桥等建成通车,跨江桥梁达12座、数量位列全市排名前列。铁桥村、燎原村改造基本完成,提前一年半启动黄金口、米粮、四台三村还建房建设,停滞多年的什湖还建房重启并建成交付;实施建桥片、龟北片等旧城旧厂改造项目21个,完成征收拆迁面积740万平方米,累计供地面积突破4600余亩,发展空间有效拓展。新增停车泊位近7万个、充电桩2万余个,107个小区完成二次供水改造、惠及更多汉阳居民。累计投入11亿元完成百余个老旧小区改造,193个老旧小区实现红色物业全面托管,有力推动了旧房子新起来、老社区靓起来,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以绣花功夫深耕城市管理。全力攻坚“两创一管”,高标准完成25家农贸市场提档升级,熊家东湾、戈一村等区域焕然一新,连续9年蝉联省级文明城区,城市管理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深入实施“精致环卫”行动,探索共建共管“路长制”新模式,不断刷靓汉阳道路颜值。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鹦鹉花园垃圾收集屋成为全市样板。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健康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以绿色理念改善生态环境。全力以赴战汛情,面对历史第四高水位,全区上下众志成城、昼夜奋战,实现安澜度汛。共抓长江大保护,严格对标落实长江十年禁捕,优化调整沿江码头13座,两江断面水质考核全部达标,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河湖港渠碧波重现。建成全国首批海绵城市示范区试点,城市雨水抽排能力达到240立方米/秒、是2016年的2.6倍。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新建各类公园18个,龟山公园焕新升级,81公里绿道穿城而过,空气质量优良率、绿化覆盖率位居中心城区前列,汉阳内外兼修、绿色发展的崭新风貌初步呈现。

——这五年,我们倾情暖心、实事惠民,民生福祉惠及千家万户

民生保障在扩面提质中更有温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就业8.7万人。社保扩面净增22.5万人次,全区低保总人数4851人、较五年前减少42.8%。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2.4万套,全力打通办证通道、为10.4万套“问题房”解决后顾之忧。托育养老工作走在全市前列,3家普惠性托育园投入运行,在全市率先完成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超全市平均水平,夹河社区荣获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对口帮扶山坡街21个村全部脱贫出列,帮扶来凤工作全面启动,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

社会事业在全面推进中蓬勃发展。累计投入81.3亿元发展教育事业,资金投入居中心城区排名前列,较前五年增长133%,新改扩建学校25所、公办幼儿园19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80%;“双减”政策有效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成绩显著,高考重本率、中考普高率稳居全市前三,成功创建全国虚拟教学试验区、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积极推进市五医院本院及西院、市中医院汉阳院区、汉阳医院改扩建,服务泰康同济(武汉)医院顺利开院,区疾控中心改造升级、功能更加完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10分钟医疗急救圈”基本建成。文体事业亮点纷呈,琴台美术馆全面完工,街道文化馆、图书馆实现全覆盖,知音汉阳女子半程马拉松成为华中赛事靓丽名片,张之洞体育公园、向阳体育公园成为群众新的网红打卡地,社区足球场建设数量全市先进,“15分钟文体圈”便民惠民。试点创建龙湖东岸、澜菲溪岸2个国际社区,对外文化交流持续深化。

社会治理在共建共治中书写新篇。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子,全市排名前列区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挂牌运行,五级多元解纷体系高效运转。依法推进社区换届,实现网格员专职化,社区数量优化调整至118个;大力倡导“一城汉阳人、半城志愿者”,成功创建全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江欣苑社区工作法”获评全国首批优秀社区工作法。深化平安汉阳建设,扫黑除恶实现常态化运转,建筑施工、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深入推进,公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度持续提升。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司法三支队伍下沉街道,“惠民工程四大行动”扎实推进,社区应急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在汉阳召开。

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取得新进步,民防、征兵、退役军人、对台、民宗、侨务、残联、科普、档案史志等工作积极推进,工会、妇女、青少年事业健康发展。

——这五年,我们不忘初心、昂扬奋进,政府自身建设卓有成效

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坚持重大事项向区委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投入100余亿元,累计办理人大议案9件、大会及闭会期间代表建议722件,政协建议案5件、提案473件,各类议提案办结率100%,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健康产业发展、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成效得到代表委员充分肯定。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出台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投资等一系列政策规章,进一步规范了政府的行政行为。严格执行全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实现重大行政决策与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发布全省首份法治助企白皮书,全区重点单位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全面完成“七五”普法总结验收,成功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

营商环境显著优化。对照世界银行评价指标,在全市率先聘请第三方对全区营商环境开展评估,营商环境排名稳居省市前列。建成中心城区规模较大、服务事项最全的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在黄金口工业园新建西部政务中心,政务服务终端全覆盖布点街道和园区,推动民生类审批事项下街道、进小区,148个红色驿站开通政务审批网络。纵深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政务云系列”特色服务不断做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万户,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全市先进。落实减税降费42.8亿元,为企业减负松绑、增添活力。

作风建设更加深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六项治理”,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积极主动接受“政治体检”,做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环保督察和省委市委区委各类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以问题整改彰显政治担当。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全面提升“七种能力”“八种本领”,政府系统“拼抢实”作风进一步彰显、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

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一年一个台阶促提升,经济发展再添新活力,城市建设再增新亮点,民生事业再上新水平。特别是即将过去的2021年,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0亿元、增速12.5%;固定资产投资478亿元,总量位居中心城区排名前列;工业投资技改占比86%,排名全市排名前列

各位代表!五年风雨兼程,五年春华秋实。回望峥嵘岁月,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关心支持,得益于区委的团结带领、总揽全局,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帮助、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和武警官兵,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汉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汉阳正处在爬坡上坎的关键期、自我突破的瓶颈期、产业转型的阵痛期,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服务业在三镇格局中仍显薄弱,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新旧动能转换还需进一步提速;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离群众需求还有距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创新意识、能力水平还需提升等。对此,我们将认真对待、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逐步予以解决,绝不回避矛盾,绝不辜负社会关切、群众期盼

二、落实区委部署,锚定目标任务,全面助力新时代汉阳高质量发展

各位代表!当前,省委“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目标已经锚定,市委“三镇聚合、均衡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区委“建设宜居宜业新汉阳”的征程已经起航。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为我们聚势而进,实现后发跨越、弯道超越指引了方向。

根据区党代会精神,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1+6”现代产业体系和“四区支撑、两带拱卫”空间发展格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努力建设宜居宜业新汉阳,奋力谱写新时代汉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按照区委建设宜居宜业新汉阳的目标部署,我们将以抓落实为主旨,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全面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力促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坚定不移实施新千亿计划,巩固提升“1+6”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数字经济统领作用,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构筑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打造两大五百亿级支柱产业,培育百亿级特色产业。

——全面打造精致精美城区新标杆,力促城区形象塑造典范。建成完善“七横九纵”道路骨架体系,加速汉阳西部产城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建成更多市民休闲娱乐的绿地公园、欢乐水岸,打造精致精彩、和谐共生的城区肌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全面谱写优化营商环境新篇章,力促营商环境树立标杆。聚焦“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益”,倾力推动“一网、一门、一窗”改革,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较高、群众体验最优的政务服务标杆城区。坚持“三个排名前列”,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用干部职工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群众的“满意指数”。

——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力促社会治理成为样板。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汉阳实践,更好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汉阳区”,完善多元解纷“汉阳模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群防群治能力水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汉阳、法治汉阳。建立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条块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

——全面绘就美好幸福生活新画卷,力促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实施更高质量就业,推动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加快打造一流教育强区,争创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擦亮“知音”“汉阳造”等文化品牌,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高地。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区政府履职的排名前列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坚持“四伞并举”,坚决做到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产业支撑,坚定不移提高发展质量

全力发展数字经济。加速数字“新基建”,加快广州超算中心长江分中心、省级卫星中心应用开发节点建设,积极争取北斗高精度导航位置服务平台落户,强力推进区块链产业园建设;强化数字产业集聚,助推安恒信息等领军企业加快发展,积极招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核心企业,支持数字经济初创团队和企业低成本落户、一站式入驻,新引进数字经济企业150个;强化数字赋能,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聚焦智慧工厂、数字商贸、智慧物流等领域,统筹开放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的应用场景。

强力推进产业振兴。特色发展大健康产业,持续提升老字号中医药品牌影响力,推动九州通健康城建成使用,新引进大健康产业项目5个。集聚发展工程设计建造,依托中铁大桥局、省交投等龙头企业,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服务中南科研设计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打造武汉设计之都重要一极。创新发展汽车后市场,谋划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博览城,升级打造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联盟,着力提升新能源汽车研发端和后市场消费端产业链水平。大力发展金融商贸,全力推动人保武汉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太保金科做大做强,新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基金企业加快推进玫瑰街升级改造,积极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持续擦亮“三全”活动品牌,引爆消费热潮。加速发展智能制造,支持百威、金牛等企业开展技改,持续扩大“新汉阳造”品牌影响力,工业投资增长10%左右。融合发展会展文旅,承办国内外品牌展会20场以上,推动武汉环球文化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持续提升国博会展功能区品质;加快建设融创1890工业遗址示范区,精心策划一批新“网红打卡地”,促进文旅产业突破发展。

聚力打造“一街一品”。紧扣“1+6”产业方向和“四区两带”空间格局,以街道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为依托,统筹各街道产业规划和招商引导,“一街一品”打造特色明显、条块结合、错位发展的街域经济新格局。晴川街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服务龟北国际文化交往中心规划建设,不断扩大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影响力。建桥街重点发展金融商贸,重振钟家村古城商贸区,打造鹦鹉大道金融一条街。鹦鹉街主攻基金产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武汉基金产业基地,形成基金产业辐射区。洲头街重点发展会展文旅,加快国博周边配套项目建设,打造全市会展文旅集聚区。五里墩街主攻人才产业、数字产业,建设知音人才谷、环武汉动物园文旅圈。琴断口、二桥、四新3个街道重点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在琴断口街打造美好生活圈,在二桥街打造低碳生活圈,在四新街打造“双创”生活圈、建设青年友好城。永丰街重点谋划城中村产业用地整合利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端服务业,打造绿色智慧新城。江堤街重点发展工程设计建造,建强四新工程设计建造产业市级示范园,打造四新商圈。龙阳街重点发展大健康、汽车后市场,提档升级“龙阳湖健康谷”,打造龙阳大道新能源汽车长廊。汉阳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现代商贸,强力推动黄金口工业园腾笼换鸟、转型升级

加力实施招商招才。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动能转换的源头工程,围绕头部企业、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大力招引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的产业项目,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各类500强投资项目1个。坚持以楼聚产、以产兴城,探索设立楼宇“一站式”服务中心,精准开展楼宇招商和企业入驻服务,加快推进专业商务楼宇打造、税收亿元楼宇培育,新打造特色楼宇8栋。坚持人才排名前列资源,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及行业领军人才,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全力创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二)加快动能转换,锲而不舍激活发展潜力

突出金融引领作用。强化投贷联动、招投一体,充分发挥武汉基金产业基地金融赋能作用,引导各类基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呵护企业安心留驻汉阳、做大做强。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机制,探索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入股企业,实现“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助力产业发展壮大,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用好用活“再担园区贷”等创新金融产品,推动银行网点合理布局,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提能。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全域自主创新,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等提供全方位高质效创新创业服务,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20亿元。深化政校企合作、强化产学研协同,与更多高校开展合作项目,高水平建设智慧交通(城市)研究院等“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合同成交额超40亿元。

加快项目建设落地。狠抓项目储备,紧盯国家政策、发展前沿、短板弱项精准谋划,争取更多省市重大项目在汉阳布局,策划储备一批城市建设、民生领域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增添发展新动能。狠抓项目供地,推动车站片等4个项目征收清零,力争全年供地800亩以上全力服务高铁汉阳站规划建设,统筹推进“七村”统征储备,探索城中村产业用地整合利用,推动仙山等村产业用地实质性开发,不断拓展城区发展空间。狠抓项目建设,坚持领导包保、一线调度,强化从项目落地到项目投产的“全链条”服务,推动船院片等项目开工,加快中海滨江商务区、金茂方岛等项目建设,确保市政大厦等项目建成使用

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专项行动,指导汉阳城建、汉阳控股、汉阳投发、晴川文化等区属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城中村改制公司规范管理和审计监督。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决落实减税降费、营商留商等惠企政策,定期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持续畅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打造“政企云沟通畅联”平台,完善常态化对接沟通机制,对企业诉求“即接即办”,当好金牌“店小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大市场主体梯次培育力度,新增市场主体1.7万户以上。

(三)推进城区建管,精益求精厚植城区魅力

精心谋划城区建设。不断完善交通网络,服务地铁12号线等市级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实施知音大道、龙阳湖东路等项目,确保金砖路、玫瑰街西段等道路完工,积极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统筹实施知音大道等慢行交通系统,推动江城大道过街人行天桥建设,让休闲健身、绿色出行更加舒心顺畅。有序推进汉阳古城片区地下空间、人防工程和综合管廊建设,积极打造显山水古城、亮历史文化、强商贸经济的现代都市样板。推进芳草路等3个一流电网项目。启动玫瑰苑等26个老旧小区改造,推动红色物业拓面提质,促进老旧小区物业服务从有向优转变。

深耕细作城市管理。以绣花精神绘好城市管理“工笔画”,聚焦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核心商圈等区域,规范户外广告、美化亮化立面景观,深化全时全域保洁、长效管理街面秩序,打造美丽景观线、扮靓城市天际线。全面推行城市综合管理路长制,加强区街协同、多方联动、同向发力,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效能持续提升。高标准创建22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绿色环保新家园。

纵深推进生态治理。加快杨泗港都市T台、汉水碧道等项目建设,打造汉阳绿色生态新名片;统筹实施雨污管网建设、混错接点改造、港渠连通工程,持续推进湖泊清淤、水体自净能力提升,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持续提升龙阳湖、墨水湖水质;优化提升环湖绿道品质,努力绘就“水清岸绿河湖美、人水和谐乐安居”的新图景。坚持源头管控和末端治理双管齐下,严格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工地扬尘管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落实“湿地之都、花漾江城”行动,新建5个口袋公园,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高质量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确保按期全面销号。

(四)增进民生福祉,全力以赴提升幸福质感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认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确保中小学建成4所、改扩建4所,公办幼儿园新开办11所,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50%;全力提升教育品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争创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持续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提速市五医院本部、汉阳医院医疗综合楼建设,确保市五医院西院全面完工,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提质增效,让优质医疗资源更普惠便捷;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速市中医院汉阳院区平疫大楼建设,不断强化区疾控中心功能,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加速发展文体事业,积极服务琴台美术馆开馆,协调推进武汉戏曲中心、区级新“五馆”规划建设;持续办好知音汉阳女子半程马拉松、琴台音乐节“古琴系列”等特色品牌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菜单”。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提高就业供给质量,推动就业与用工精准衔接,新增就业1.8万人。深化全民参保,推进社保扩面净增1.5万人次。健全分层分类的多元救助机制,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筑牢兜底保障底线。做好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实现保障性住房新开工和建成各1500套。着力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加快推进金龙公馆北、港口村2个医养结合项目建设,新建家庭养老床位700张;新增普惠性托育园1个,争创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积极对口来凤县、山坡街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全面推进智慧治理。在城市亮点片区、现代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街区探索配套智能传感设备,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全域感知体系。探索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有序开放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数字应用场景,实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加强全区政务数据汇聚共享,不断拓展汉阳“云政务”特色服务模式,较大程度让群众“少跑腿”、服务“多跑路”。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汉阳实践。做实“一城汉阳人,半城志愿者”,完善志愿服务点接单机制,提升志愿服务惠民新水平。健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提高应急处置效能。深化“雪亮工程”“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强化社会面治安管控;紧盯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进一步做好国防动员、民防、征兵、科普、民宗、侨务、统计、残联、退役军人、档案史志、机关事务、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合法权益。

(五)提高政府效能,驰而不息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把政治建设放在政府自身建设首位,始终坚持“两个确立”,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强化“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

持续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做好议提案办理。持续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积极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提高依法行政效能。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深化“八五”普法,争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持续建设实干政府。坚持勇于担当抓落实,做到遇事不怕、急事不拖、难事不推,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中央及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坚持善作善成抓落实,做到用眼看事、用脑想事、用心做事,以抓铁有痕的劲头,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坚持率先垂范抓落实,做到冲在一线、干在一线、成在一线,以“拼抢实”作风,带动干部职工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持续建设廉洁政府。坚决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拧紧政商交往“安全阀”,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深化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企业帮扶、民生改善的工作中去。

各位代表!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大美汉阳、未来可期。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心聚力、接续奋斗、勇往直前,加快宜居宜业新汉阳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在全市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主引擎中发挥出重要支撑作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闻来源:汉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排名前列次会议

责任编辑:王旭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