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武汉|又被国家挑中!武汉再为城市做“体检”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哪里需要修“微循环”路?
哪里需要配建学校或医院?
今后
武汉这些项目是否开建
都将以“城市体检”报告为重要参考
从市城建局设计科技处获悉
“城市体检”结果将被纳入
政府工作报告和城市建设相关专项规划中
自去年被住建部列入36个城市体检试点城市后,武汉今年再度成为全国59个城市体检样本城市之一。目前,武汉新一轮“城市体检”工作已全面启动。
“城市体检”主要由社会满意度调查、城市自体检等两项工作组成,并与住建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方体检相互印证。通过城市体检“发现城市病灶、诊断病因、开出药方”,综合施治解决短板和矛盾,做到“防未病、治已病”。
截至目前,2021年武汉市城市建设社会满意度调查共收集12294份居民问卷、1072份社区管理员问卷,超额完成住建部的目标任务。
据了解,今年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包含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8个方面共计65项指标,对比去年城市体检50项指标体系,今年指标的调整主要突出强调和回应了国家对绿色低碳的新发展理念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新发展目标要求。
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工程管理系主任陈伟教授介绍,从目前已完成的一万余份社会满意度调查问卷来看,有部分指标有待研究改善,比如“城区人口密度和建筑高度”“综合医院就诊等待时间”以及“小区停车”等等,“我们会结合市民对城市建设运行主观感受数据、职能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以及住建部第三方体检团队获得的大数据,得出最终的城市体检报告结果。”
市城建局设计科技处负责人孙明介绍,每年城建部门都会编制城建投资计划,下一步将以“城市体检”结果为导向,根据体检出的“城市病灶”优先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 比如老百姓对候诊时间不满意,相关部门就要针对性地加大一些区域的医院布局;
一些区域路网密度不够,出行不便,就会考虑是否新建或打通“微循环”路。
下一步,城市体检还将向街道、社区延伸,形成更加全面立体的城市体检网络。
《武汉市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已于近期编制完成。此计划将“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和短板项目化,利用三年时间实施“补短板工程”。今后,城市体检将做到“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
来源:武汉城市留言板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